![]() |
![]() |
云联国际集团欢迎您加盟
“文化”一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编的《现代汉语词典》上是这样解释的: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,特指精神财富,如文学、艺术、教育、科学等。
不知从什么时候,文化被亵渎了、践踏了、强奸了。什么垃圾都打着文化的幌子,披着文化的外衣,什么“裸体文化”、“美女文化”、“性文化”等等。
于是,满大街的流行杂志和娱乐小报,连篇累牍的全都是美人头像和女明星轶闻;许多文学作品和影视光碟,从标题到内容不是女人就是性,有时甚至还要挂上“美女作家”的招牌以壮行色;推而广之,荧屏、报刊和马路上的各类广告,十有八九都是靠着装裸露的美女对观众明眸传情、抛送秋波;各类工厂、酒吧、商店开业,汽车、住房推销等都会请来袒胸露背、搔首弄姿的美人招摇过市,甚至不惜让她们当众洗浴、穿内衣走猫步以招徕顾客;甚至发展到了连吃饭也要用裸女的身体盛食物(女体盛)的荒谬事。所有这一切,都给人一种文化被亵渎、被出卖的感觉。
文化要反映社会生活,要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审美感受,当然不会也不应该放弃生活中一切美的东西。文化追求完美的艺术形式,这也是无可非议的。但是,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某些“美女文化”,展示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美。它们在追求所谓视觉冲击力的时候却忘掉了最为内在的美的本质,这是典型的审美误区。它们把文化活动引入了一种让“美女”搭台、为钞票唱戏的充满铜臭气的偏狭歧途。其毒害性是不可低估的。
一个国家,一个民族的文化到了靠“出卖色相”来拯救,那么它也就没有拯救的必要了。
文化是人类精神的结晶。人类的文化自产生以来,无不是以表现人的各种智慧为主体的,或睿智的思想或优美的艺术,人类也正是在自身创造的文化的熏陶和诱导下,不断完善着自身的思想和行为。可是反观近年来文化的表现,似乎有一种任意渲泄的倾向:在标榜所谓新潮的旗号下,文化越来越成为某些投机钻营、和腐化堕落分子的遮羞布。这种倾向对当今社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,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。
文化作为社会面貌、时代精神、审美趋向的综合体现,理应成为所在时代的指认标志。
处在一个伟大的社会变革时代,文化需要气大道正的恢宏气象和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。靠心浮气躁和华而不实的操作方式,靠眼花缭乱与头晕目眩的感官刺激,即使可能得逞于一时,但决不能得意长久。靠美女为文化救市的想法都是虚妄的,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,毁了文化发展的美好前程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